4月20日,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国际学生走进山东大学博物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契合国际中文日主题,开展“文字探幽字溯千年”文化体验活动。国际学生通过参观甲骨文文物、瓦当拓片特展、体验木板拓印等环节,近距离感受汉字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蕴。
活动从山大博物馆开始,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丁公陶文、甲骨文等珍贵文物背后的文字历史。从远古刻画符号到成熟汉字体系,生动地讲解让大家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与研究基地,专业教师现场教授如何行拜师礼,国际学生在巍然矗立的孔子像前躬身行礼,沉浸式体验尊师重道的文化内涵。
在瓦当拓片文化展区,专业教师从纹饰特征、吉祥寓意等角度深入讲解,同学们仔细观摩吉语瑞图瓦当拓片,了解瓦当作为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深刻感受古人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深入体会书法承载的文化。
甲骨文十二生肖拓印体验让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制作拓片,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拓印,拓片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很考验耐心。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同学兴奋地分享道,“看到自己的生肖用甲骨文表现出来,很神奇!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和魅力。”
本次活动响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国际中文日”倡议,拉开了山东大学2025年“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的序幕。山东大学围绕“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活动主题,结合齐鲁文化的地缘特色,以“文字探幽、文学品芳、文化寻根、文明赓续”为活动关键词,突出“典籍实体化、礼仪场景化、思想对话化”的设计,让参与学生在墨香拓印、服饰礼仪、山水诵读中深度感知汉字承载的文明基因,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势,通过深度感知汉字承载的文明基因,契合学校“文史见长”的学术传统与“为天下储人才”的育人理念,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