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顾问顾明远先生受邀出席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优计划”见面会,同学院教师与“国优计划”学生展开亲切交流,为青年教师实现从三尺讲台到世界教育舞台的跨越提供指导性建议。
顾明远先生结合中共中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用四句话系统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维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先导、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支撑、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他强调青年教师要结合建设教育强国“六力”特质要求,给学生以情感传递与价值引领,成为有教育理念的合格教育者。
谈及高等院校的任务,顾明远先生呼吁应担起教育责任,与前沿教育接轨,建立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中心。同时,他指出我国教育正面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与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等多重挑战,提出要处理好“人文与技术、现代与传统、虚拟和现实”这三个关系,注重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本土与世界联通中培养兼具文化自信和全球胜任力的教育人才。
见面会结束后,同学们对顾先生讲座内容展开热议,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对顾先生的寄语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国优计划”学员王艺颖:
以心为犁,耕植未来
顾明远先生的讲座,令我醍醐灌顶。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输,更是生命对生命成长的影响。其“传统与科学相融、虚拟与现实共生”的观点,驱散我面对技术冲击课堂时的迷茫,让我在数据时代努力守护师生间心灵的共鸣。
“寓教于乐”是我的教学信条。在生命科学课堂,我设计趣味实验,将晦涩知识转化为探索旅程。当看到学生眼中闪烁求知光芒,我深知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顾老“乐教爱生”的理念,被我践行于“严慈相济”中,面对困惑的学生,倾听而非说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教育需因材施教,而非千篇一律。
全球化背景下,我的教育理想更加明确。中国教育应扎根“因材施教”传统,同时拓展国际视野。我期望借此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全球竞争力,使其从容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顾先生的教诲如明灯,为教育之路指明方向。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让教育成为托起个体理想、铸就民族未来的有力支撑。
“国优计划”学员王香燃:
深植教育,传承精神
作为“国优计划”学员,顾明远先生关于“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的论述令我深受启发。在技术浪潮中,我坚信师生间的情感共振无可替代,技术只是教育的赋能工具,绝非取代者。面对“AI教师取代论”,我在数字化课堂着重关注学生眼神交流与心灵对话,借助技术强化师生信任,保留教育温度。
顾老提出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于我而言,是凭借专业智慧突破困境的创造性奉献。教育者的奉献需以专业能力为根基,这与“国优计划”对教师素养的重视不谋而合。中国教育“尊师重道”“因材施教”的传统,要求我们引领学生道德成长,摒弃“一刀切”,以个性化支持激发学生潜能。
我始终牢记顾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箴言。教师的爱助力学生跨越困境,是教育影响力的根本。面对全球化,中国教育应立足文化自信,传承“尊师重道”,增强民族认同,同时汲取国际经验,培育兼具本土情怀与全球视野的人才。未来,我期望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推动教育精准化,通过个性化学习与跨学科实践,达成“技术服务人文,课堂连接世界”的目标。
本次见面会聚焦顾明远先生提出的“六大核心能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从课堂实践到全球视野的成长路径。后续将继续推出教育家精神系列特辑,通过一线教师案例分享、教育创新实践探讨等专题,助力夯实专业能力、回应时代需求。期待通过本特辑与更多教育者同行携手,以行动践行育人使命,共筑教育强国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