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热衷于使用客套话,人际交往更是小心翼翼,而送礼则是其中一门重要的社交技巧。
日本书店中,有专门教人如何送礼的书籍,财经杂志也会发表“送礼哲学”、“送礼圣经”等这类看似和金融毫无关系的专题报道。
因此,要在日本和邻里、朋友、上司、同事、客户相处融洽,必须了解日本人送礼的规矩,以免因不懂规矩而搞砸辛苦建立的人际关系。
首先,从习惯上来看,送礼的时间通常为每年的6-7月中旬和12月-来年1月初。
因为恰好逢年过节,商家也在这段时间,推出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礼品,以及各种优惠活动。
所以这两个期间,是日本人的送礼高峰期。
送礼的对象主要包括曾经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上司、好友、客户、亲戚等。
礼物通常包括点心、地方特产、装饰品、纪念品等,强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过于贵重的礼物,可能让对方感到有求于己而产生心理负担,而太轻的礼物则,可能让人感觉被轻视。
日本人在收到礼物时,一定要再三表示感谢后,用双手接受。
如果是平时去朋友、同事、亲戚家拜访,绝对不能空着手。
提前与对方约定好具体的登门时间,然后在当天带些小礼物,比如包装精致的点心、茶叶、水果、毛巾等。
如果乔迁新居,也需要向邻居赠送小礼物,一般首选荞麦面,寓意友好关照,相处顺利。
对于正式的送礼,日本人一般会回礼,回赠对方一件价值相当或略低的礼物。
在包装礼物时,注意使用单数的纸绳,因为在日本,单数代表吉祥,而双数则有凶事的寓意。
包装时,需要避免狐狸和獾的图案,因为这两种动物在日本文化中象征贪婪。
此外,给人送礼时要注意避免送拖鞋和袜子,因为有“将对方踩在脚下”的寓意。
领带和项链也是应避免的选择,因为有让对方去自杀的寓意。
对于新婚夫妻,要注意不能送刀具、瓷器和梳子。
刀具寓意割断姻缘,而瓷器易碎,容易让人联想到支离破碎、分崩离析;
梳子的日语发音与“苦”和“死”同音,因此显得不吉利。
当给新婚夫妻送红包时,务必将纸币装在专用的信封里,并确保人物的一面与信封正面吻合。
避免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相关的金额,因为在日本文化中,数字2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通常,可以选择送3万、5万和7万日元这样的数额。
在丧事送钱时,需要将纸币有人物的一面对着信封背面。
看望病人时,一般送鲜花或者杂志,但要注意不要送菊花、荷花和栽在花盆里的花。
因为菊花在葬礼上使用,比较忌讳;荷花被认为是丧花;
而花盆里的花因为带着根,与“根”同音,容易让病人联想到“永远睡在病床上”和“盼着早点死”的寓意。
收到礼物时,最好先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打开,得到允许后再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物,并当场表示出非常喜欢的样子,即便实际上可能并不喜欢。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日本人送礼所秉持的细腻心思,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通过了解这些送礼规矩,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交文化,避免尴尬情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人际关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